經(jīng)常聽人們說,看一個學生的表現(xiàn)就能知道是什么樣的班主任帶的,也就是說什么樣的班主任培養(yǎng)出什么樣的學生。學生是具有較強模仿力的一個群體,他們會時時刻刻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,并在許多方面進行模仿,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范作用。由此可見班主任在一個班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。我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做出了努力:
第一:不要吝嗇對學生的愛。愛是溶劑,愛是橋梁。要想得到學生的愛,首先應該付出自己的愛。為了做到這點,我把關愛滲透到日常生活中,從不吝嗇自己對學生的愛——幫學生整理衣領,拍拍學生的背,學生生病時主動幫助學生聯(lián)系司機。記得一次在幫我班一個女同學找司機時,我對司機說學生是我侄女,希望他好好送一下。本以為只是件平常小事,結果得知這個學生回家后給家長說了此事,家長和學生都十分感動,事后,學生向我承諾會必須加倍努力回報我的關心。在冬天,我每天都在教室督促學生們喝熱水;天氣變了,我會及時提醒學生添加衣物,注意用火、用電安全;在第四節(jié)課時,我會特別提醒學生慢點下樓,希望他們路上注意安全。我是老師,更像是個給予他們關愛的母親,所以他們平時都親切稱呼我為“田媽”。我的關愛發(fā)自心底,出自真誠。我在盡力做到:隨風潛入夜,潤無心無聲。
第二:經(jīng)常換位思考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、信任,并且要學會換位思考;互相寬容、理解,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,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。比如:我班一個成都學生,在成都上學時是天天被請家長的“人才”,來到我班之后,他暴露出各種壞習慣。我對他采取了“記錄”的教育方式——他每天的犯錯,自己簽字,這樣久了就有一大篇,也讓他對自己的行為有了反思,慢慢地改變自己的壞習慣。開始我也想過很多消極的應對方法,比如讓他回家。但是我換位思考了一下,我也是家長,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這樣的處理。我知道,只要從事教育,就要終生面對差異,面對不盡人意的事情,一味的抱怨、發(fā)牢騷、怨天尤人,又有什么用呢?面對我們無法改變的現(xiàn)狀,我們能改變的唯有自己的心態(tài),多改變自己,少埋怨環(huán)境,以積極的心態(tài)面對生活。人不能要求環(huán)境來適應自己,只能讓自己適應環(huán)境。先適應環(huán)境,才能改變環(huán)境。做到多改變自己,選擇積極的心態(tài)去對待生活。
第三:班務工作認真負責。班主任要以身作則,形成一種觀念形態(tài)的威信。無威無以敬人,無信無以服人。教師的許多工作靠威信發(fā)揮作用來完成的。穩(wěn)定的教學秩序,首先需要班主任從自身做起,應為人師表,嚴于律己,要學生做到的,首先應該自己做到。
比如:每次進班第一眼先看地面衛(wèi)生,我會親自動手撿掃地面上的紙屑,垃圾等。每天我都會按時到校,向他們提出比我先到的要求的同時為他們做好表率做好表率。在全班,一定要嚴格公正地對待學生,比如表現(xiàn)不好的學生和成績第一名在遲到時都要受到相應的懲罰,這樣做才能讓學生們心服口服。在班務管理工作中,我重視對班干部的培養(yǎng)。班干部是老師的小助手,也是同學們的好朋友,能用好班級骨干是培養(yǎng)優(yōu)秀集體的一個重要條件。
第四:多表揚少批評。學生脾氣秉性各不相同,我會經(jīng)常對做得好的行為進行表揚,做得不太好的,我會用眼神示意他,希望他自己糾正行為。在開學時就要通過觀察,熟悉他們的脾氣秉性,管理才能有的放矢。好學生要正面引導,多鼓勵;中等生要培養(yǎng)自信,幫他們找到目標;差生要求要降低,表揚不要吝嗇語言,但批評也要嚴厲。我相信,因材施教會讓學生們的潛力得到最大化的激發(fā)。
第五:和家長互動。教育由三匹馬拉著,環(huán)境,學校,家庭。在環(huán)境令人無奈的情況下,我們再放棄和家庭的配合,就會只剩學校還在堅持了,這是很悲哀的結局。我開學時就建立了家長微信群,可以在群里及時發(fā)放重要的通知。此外,我經(jīng)常在群里鼓勵家長們支持老師的工作,家長老師的目標是一致的,共同管理孩子是雙方的責任。在校老師負責,在家家長負責。老師對孩子的處理需要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。老師伸出一雙手,家長伸出一雙手,這樣人多力量大,才能共同托舉起孩子們的人生。我的說法家長都認同,家長們也會積極配合我的工作,一年來未與家長發(fā)生沖突,所以我才能大膽管理班級。目前班級運營良好,獲得了學校的“激光鉆石班牌”,德育引領學習,我班成績也發(fā)展良好。
愛是什么?愛是陽光,給人溫暖;愛是甘霖,滋潤心田。當你盡情揮灑你的愛,付出你的愛時,也會收獲學生的愛。讓愛一直燃燒吧
撰文:田小玉
圖片:朱學斌
審核:楊元林
上傳:張超